017弟子規《出則弟》-長者先
或飲食 或坐走 長者先 幼者後
長呼人 即代叫 人不在 己即到
|
老師講解 |
|
|
|
|
教學重點: |
1. |
了解飲食起居要禮讓長輩優先。 |
|
2. |
做任何事情都要為長輩著想。 |
|
3. |
長輩有事呼喚人,應代為傳喚。 |
|
|
|
學習目標: |
1. |
賞析德育故事【楊津敬長】。 |
|
2. |
學習聖賢的兄友弟恭【孔融讓梨】的精神。 |
|
3. |
培養孩子禮讓兄長,主動服務長輩的美德。 |
|
4. |
《常禮舉要》:座有次序,上座必讓長者。 |
|
5. |
飲食應注意的事項及用餐時之禮儀。 |
|
6. |
《常禮舉要》:乘車見長者必下,見幼者亦須與之頷首為禮。 |
|
|
|
學習內容: |
|
或飲食 或坐走 長者先 幼者後 長呼人 即代叫 人不在 己即到 |
|
|
|
教學要點: |
|
|
【第一節】 |
一、 |
經文講解 |
|
|
(一)經文 1.「或飲食 或坐走,長者先 幼者後」 良好的生活教育,要從小培養;不論用餐就座或行走,都應該謙虛禮讓,長幼有序,讓年長者優先,年幼者在後。
2.「長呼人 即代叫,人不在 己即到」 長輩有事呼喚人,應代為傳喚,如果那個人不在,自己應該主動去詢問是什麼事?可以幫忙就幫忙,不能幫忙時則代為轉告。
(二)【註釋】 1. 長:年紀大、輩分高的人。 2. 幼:年紀小的。 3. 呼:招、喚。。 4. 代:替代、替換。 5. 即:立刻。 |
|
|
|
|
二、 |
故事時間 |
|
|
故事名稱:「楊津敬長」 (一) 讀誦「八德故事」偈頌與原文 (三遍) 1、【偈頌】 「楊津老年。猶盡弟職。假寢閣前。物不先食。」 2.【原文】 北魏楊津。年過六十。與兄椿並登台鼎。津猶旦暮參問。子姪羅列階下。椿不命坐。津不敢坐。椿出未歸。津不先食。食則親授匙箸。味皆先嘗。椿命食始食。椿或他處醉歸。津扶持還室。仍假寢閣前。承候安否。初、津為州守。椿在京。每四時佳味。輒遣使寄。未寄不先食。 觀於楊津之敬兄。恭至極點。無以復加。上下數千年閒悌弟。當推楊津為第一。四時果物之微。必先寄後食。非但不寄則不食。且未寄尚不食焉。而椿亦每得所寄。輒對之泣下。宜兄宜弟。其斯之謂歟。
3. 經句註解 (1)敬:尊重。 (2)老年:年歲老了。 (3)猶:仍舊、還。 (4)盡:全部用出,竭力、努力完成。 (5)假:待。 (6)閣:古代一種類似樓的建築物。屋分兩層,底層為支撐層,上層立於支撐平座上,四周圍起,有窗,視野高闊,通風良好。常建於園林中以供休憩。 (7)鼎:比喻三公、宰相、重臣等高位。 (8)旦暮:朝夕。比喻時間快速。 (9)羅列:羅布陳列,擺列。 (10)佳:美、好。 (11)四時:春、夏、秋、冬四季。 (12)箸:筷子。
(二)【白話解釋】 北魏的楊津。年紀已經過了六十歲的時候。和他的哥哥叫楊椿的。一同做了三公的大官。可是楊津在每天的早上晚上。還到哥哥的那兒去問安。階下立滿了兒子和姪兒。哥哥不叫他坐。楊津就不敢坐。有時候、楊椿到外邊去了。還沒有回家來。楊津就不敢先喫飯。在喫飯的時候。親自拿了調羹筷子送給哥哥。菜蔬先自己嚐了。然後再端上去。等到哥哥叫他喫。他纔敢喫。有時候楊椿從外面回來。喝醉酒了。楊津就扶持哥哥到了寢室裏。自己就在閣子裏打着盹。因為這樣可以曉得哥哥酒醉之後。究竟是安適不安適的。當初時候。楊津在外邊做太守。楊椿在京城裏做官。每逢四時有好喫的東西。楊津一定差了人去送給哥哥。沒有寄給哥哥以前。他總不肯先喫的。 |
|
|
|
|
三、 |
討論 |
|
|
(一)楊津的哥哥叫甚麼?兄弟的感情如何?(楊椿)
(二)楊津年紀已經六十多歲了,每天早晚都會到哥哥那兒去做什麼?(問安)
(三)楊津的兒子和姪兒都在,若哥哥沒叫他坐,楊津敢不敢坐?(不敢坐)
(四)楊椿有事外出,吃飯時間到了,還沒回家,楊津都怎麼做?(楊津不敢先吃,一定等哥哥楊椿回來再一起吃。)
(五)當初時候。楊津在外邊做太守,楊椿在京城裏做官,每逢四時有好喫的東西,楊津都怎麼做?(楊津一定差了人去送給哥哥,沒有寄給哥哥以前,他不肯先喫。)
(六)楊津對哥哥做到《弟子規》的那些經句?
(七)你覺得可以學習楊津那些優點? |
|
|
|
【第二節】 |
四、 |
故事時間 |
|
|
(一) 經文複習 1.「或飲食 或坐走,長者先 幼者後」 良好的生活教育,要從小培養;不論用餐就座或行走,都應該謙虛禮讓,長幼有序,讓年長者優先,年幼者在後。
(二) 故事:孔融讓梨 東漢末年的孔融,父親孔宙曾經做過泰山都尉,有七個兒子,孔融排行第六。孔融天性淳厚,從小就懂得遜讓的禮節。四歲時,有一次,有人送給他們家一籃子梨,父親孔宙叫孔融自己去拿一個吃。孔融東翻西找,挑了一個最小的。他的父親覺得很奇怪,問他說:「孩子,你為什麼不挑個大的呢?」孔融回答說:「爸爸,各位哥哥年紀比我大,應該吃大的。我年紀小,應該吃小的。我這個做弟弟的,怎麼可以冒犯兄長呢?」宗族中的人知道了這件事,都覺得孔融很不平凡。 孔融四歲時,就知道把大的梨讓給兄長們吃,自己吃小的。敬愛兄長,是做人弟弟妹妹的從小就應該要懂得的道理。
(三) 《常禮舉要》:座有次序,上座必讓長者。 1、用餐座位座次是「尚左尊東」、「面朝大門為尊」。(主位是正對門的位置,是長輩的座位。) 2、家宴首席為輩分最高的長者,末席為最低者。 3、宴客圓桌正對大門的為主客,左手邊依次為2、4、6……右手邊依次為3、5、7……直至匯合。 (參考圖片)
(四) 飲食應注意的事項及用餐時之禮儀 1.餐桌上座位有次序,主位的座位要讓長者坐。 2.要等大家的食物都上齊再開動。 3.和別人共餐要用公筷夾取食物。 4.吃飯不發出聲音,不可用筷子翻揀食物。 5.不可噘嘴呼呼的把湯吹涼。 6.用餐完畢前不離開座位。 7.用餐時座位的次序:年長者座位的安排及主人和晚輩的座位位置參考圖(用餐參考座位)。
(五) 《常禮舉要》:乘車見長者必下,見幼者亦須與之頷首為禮。 ● 乘車應注意的禮節 1.坐車時遇到長者要下車問好,若長輩要搭車,要下車為長輩開門,協助入座。 2.長輩坐在車上,若看到路上的晚輩,以點頭來打招呼。 ● 搭乘公共交通工具應注意的事項: 1.要排隊守秩序,不要爭先恐後。 2.不要挑前面的位子坐。 3.把位子禮讓給長者、行動不便的人或孕婦。(假如後面上車的是老爺爺、老奶奶、行動不便、孕婦,他們在搖搖晃晃的車上行走是非常危險。
(六) 走路應注意的禮節: 和家人外出,走路的順序應該如何走? (請學生回答)
(1) 現在你是小朋友,走在父母親的後面,會有跌倒或丟失的危險,所以應該牽著父母親的手,或是走在父母親視線看得到你的地方,這樣父母親才能安心。
(2) 如果你是小小朋友,走在父母親的後面,會有跌倒或被別人帶走的危險,所以應該牽著父母親的手,或是走在父母親視線看得到你的地方,這樣父母親才能安心。
(3) 如果你是大朋友,這時可以走在父母親或長輩的左右邊陪伴他們,或走在他們的後方;不可以只顧自己走,離父母或長輩太遠,讓他們擔心。
(4) 當我們和爺爺奶奶ㄧ起出門時,老人難免會走得慢一些,這時候我們要耐心的等待,不要不耐煩。
(5) 如果長輩行動不方便,我們可以幫忙攙扶,進門時也要讓長輩先走。(請學生出來示範如何攙扶老人走路)
●提問:很多同學上學時都是自己走在前面,父母親或爺爺、奶奶在後面幫他們背書包,這樣的行為好不好
|
|
|
|
|
五、 |
演練 |
|
|
(一) 經文複習:「長呼人 即代叫,人不在 己即到」 長輩有事呼喚人,應代為傳喚,如果那個人不在,自己應該主動去詢問是什麼事?可以幫忙就幫忙,不能幫忙時則代為轉告。 1.古時候的房子都很大,很多親戚會住在一起,所以當有客人來要找人的時候,沒有辦法直接到你們家的房子裡,所以就需要招呼客人,幫長輩找人。 2.有時候,當父母親要找哥哥姐姐做事,但哥哥姐姐不在的時候,這時我們要主動代替哥哥姐姐去幫忙。 3.如果有長輩來,我們剛好有事,就大喊:「OO,有人來了!」這樣好不好?有沒有禮貌?(這樣做對長輩很不恭敬。應該走到長輩的面前說:「OO,有人來找您了!」
(二)接待客人應注意之事項(家裡、學校、其他) 1.家中客人來訪: 有客人來訪時,要先請他進門,遞上拖鞋,請他坐下,再奉上茶水,然後請他先等ㄧ下父母親。 2.學校客人來訪: (1)有家長或其他人要找班導師時,到訪客面前說:「請等ㄧ下」,然後再去向老師報告。 (2)老師要找同學時,如果要找的那位同學不在,可以告訴老師,請問老師:「有什麼我可以代勞的地方。」 3.其他: 在政府機關裡面,如果要接待客人,很多都是各國重要的人,假如接待的人不合禮節,丟臉就會丟到國外去了;所以孔老夫子說的:「不學禮,無以立」。
(三)劇情一 「長呼人 即代叫,人不在 己即到」 長輩是指那些人?(父母、祖父母、老師、伯父、叔叔、阿姨、兄姊等等) 模擬情境,老師擔任長輩,請學生上台練習。 模擬一: 導師有事找班長,班長有事去了學務處,這時你該怎麼做?
模擬二: 媽媽在廚房忙著做晚餐,聽到垃圾車的聲音,媽媽呼喚哥哥倒垃圾,這時你在房間聽到了,你會怎麼做?
(四)劇情二 模擬一:下課回到家,媽媽煮好晚餐,樂樂肚子咕嚕咕嚕 ※討論: 1.好餓喔! 自己先開動。(不行喔) 2.用餐前可以做甚麼事?(將碗筷擺好,再請爸媽先用餐) 3.甚麼時候才開始用餐?(等長輩動筷子才開始用餐)
模擬二:阿順在一條小路上行走,前面有位老婆婆擋住路,這時他該怎麼做? ※討論: 1.跟著老婆婆在後面慢慢走。 2.有急事(向老婆婆說:「對不起,請借過」)
模擬三:小美搭公車回家,車上人很多,有位老婆婆上車,沒有人讓座給她。這時小美該怎麼做? ※討論: 1.小美很累,腳又酸。(不想讓位子,裝睡) 2.主動起身,請老婆婆到自己的座位上坐。
模擬四:電話鈴聲響了,媽媽請哥哥接電話,哥哥正忙著寫功課,小奇正在玩玩具。 ※討論: 1.「繼續玩玩具,裝作沒聽到。」 2. 回答媽媽「哥哥在寫功課,我去接電話。」 3. 接電話「您好,我是小奇,請問您要找誰?」
模擬五:叮咚,叮咚…有人按電鈴,姊姊在房間看書,樂樂正在客廳看電視,媽媽請姐姐去開門。 ※討論: 1. 不理會電鈴聲和媽媽的叫聲「繼續看電視」。 2. 回答媽媽:姊姊在房間,「我去開門」。 ※接待: 1. 開門請客人進來,向客人問好。 2. 拿拖鞋給客人穿,引導客人入坐。 3. 請客人坐好,並倒水給客人喝。 4. 請客人稍等,去請長輩出來接待客人。
|
|
六、 |
結語 |
|
|
(一)和長輩同桌用餐時,要等長輩開動了之後,我們才可以挾菜。不要因為肚子餓,或是因為有自己喜歡的東西就先吃。且吃飯時,不可以拿著筷子在菜裡面翻來翻去,挑自己喜歡吃的東西,這樣不但沒禮貌也不衛生。
(二)當我們在用餐時,要把主位讓給父母和長輩坐;如果去外面參加聚會,也要知道應該坐在哪個位置才是正確的。(主位就是正對門的位置,因為當長輩坐在那個位子時,可以掌握整個狀況,招呼後來的客人。)
(三)晚輩應該要尊敬長輩,飲食起居要禮讓長輩優先,做事情也要事先為長輩著想。 |
|
|
|
|
|
|
|
七、 |
活動延伸 |
|
|
(一)每天讀經句五遍: 「或飲食 或坐走 長者先 幼者後 長呼人 即代叫 人不在 己即到」。
(二)複習經句:「弟子規 -己即到」一遍。
(三)隨時要做到「或飲食 或坐走,長者先 幼者後」。
(四)主動協助長輩處理事情,並且要回報事情的情況。 |
|
|
|
|
八、 |
參考資料: |
|
|
桃園孔廟弟子規教案,八德故事,常禮舉要,幸福人生之經營,弟子規易解,小故事大智慧,大方廣文化公益網編輯部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