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07-弟子規《入則孝》 - 事雖小
事雖小 勿擅為 苟擅為 子道虧
|
老師講解 |
|
|
|
|
教學重點: |
1. |
縱然是小事也要向父母稟告。 |
|
2. |
不能任性而為,讓父母親擔心。 |
|
|
|
學習目標: |
1. |
理解任何對人身安全有損害和危害到社會的不良行為絕對不能做。 |
|
2. |
遇到不好的人事物,學習【管寧善化】「以身作則」改善風氣。 |
|
3. |
理解有哪些事情須先向父母親請示才可以去做。 |
|
4. |
理解如何請示父母親及長輩的方式。 |
|
|
|
學習內容: |
|
出必告 反必面 居有常 業無變 |
|
|
|
教學要點: |
|
|
【第一節】 |
一、 |
經文講解 |
|
|
(一)「事雖小 勿擅為」 縱然是小事,也不要任性,擅自作主,而不向父母稟告。
(二)「苟擅為 子道虧」 如果任性而為,容易出錯,讓父母親擔心,有損為人子女 的本分。
(三)提醒 1. 小朋友平常在家中或外面要移動物品,須要先請示父母再做,尤其是家中的電器用品或瓦斯這類較危險的東西。 2. 曾經有一位小朋友和媽媽去逛街,因為媽媽在買東西沒空看著他,只叮嚀不要亂動別人的東西,這位小朋友覺得很無聊就在碗盤櫃東碰西碰,忽然所有的盤子都掉下來,小朋友你們猜最後怎麼樣呢?媽媽什麼東西都沒買,就把那些破掉的盤子買回家。 3. 不要因為一時的好玩有趣,做了讓自己後悔一輩子的事情;做任何事之前都要先考慮清楚,是否會傷害到自己或別人,千萬不要逞一時之快。 |
|
|
|
|
二、 |
故事時間 |
|
|
故事名稱:「管寧善化」 (一) 讀誦「八德故事」偈頌與原文 (三遍) 1、【偈頌】 「管寧割席。以媿希榮。牽牛代牧。備汲息爭。」 2、【原文】 漢管寧、少與華歆同席肄業。有乘軒過門者。歆廢書往觀。寧遂割席分坐。曰、子非吾友也。鄰有牛暴田。寧為牽牛著涼處牧之。牛主大慙。若犯嚴刑。里中有井。汲者爭先而鬬。寧多買汲器。置井旁。乃各自悔責。 好視喜聽。少年常情耳。乃寧以慕榮為恥。竟至割席。且嘗鋤園得金。寧不顧。歆則捉而擲之。蓋優劣顯判矣。厥後魏主徵為大中大夫。不受。歆以太尉讓寧。亦辭。年八十四卒。君子哉、若人。尚德哉、若人。 3. 經句註解 媿:注音 ㄎㄨㄟˋ。「愧」的異體字。 理虧或做錯事,而感到難為情。 希:少有、不多。 慙:ㄘㄢˊ。「慚」的異體字。羞愧。 汲:ㄐㄧˊ。自井中取水。
(二)【白話解釋】 東漢朝的末年閒。有箇管寧。幼小時候。和華歆同一隻桌子讀書。有箇做官的人。坐了車子經過他的門口。華歆就抛了書本去看。管寧因此就和華歆割絕了交好。大家分開桌子各自獨坐了。管寧並且對華歆說。你不是我的朋友呵。鄰舍人家有一隻牛在田裏亂跑。妨害了田稻。管寧就牽着牛、到清涼的地方放着。並且自己替他們看守着。牛主人就大大的慚愧。好像犯了嚴厲的刑罰一樣。鄉里內有一口井。汲水的人大家為了搶着先。因此爭鬬了起來。管寧就買了許多汲水的器具。盛了水。放在井旁邊。於是搶先汲水的人。大家都自己悔悟着。自己責問着。 |
|
|
|
|
三、 |
討論 |
|
|
(一)管寧為什麼要與華歆割席分坐? (二)管寧和華歆在田園裏鋤地,華歆突然鏟出一塊銀子。兩個對這一塊銀子各有甚麼做法? (三)鄰舍人家有一隻牛在田裏亂跑。妨害了田稻管寧怎麼處理? (四)鄉里內有一口井。汲水的人大家為了搶着先。因此爭鬬了起來,管寧怎麼處理? (五)從管寧身上我們可以學到甚麼? (六)如果知道自己已經做錯了事,應該如何做呢? (例如:1. 勇敢認錯。2. 以後不再造…) |
|
|
|
【第二節】 |
四、 |
演練 |
|
|
(一)易解:「事雖小 勿擅為 苟擅為 子道虧」 縱然是小事,也不要任性,擅自作主,而不向父母稟告。如果任性而為,容易出錯,就有損為人子女的本分,因此讓父母擔心,是不孝的行為。
(二)小故事: 1.「玩笑抱憾終身」 有些小朋友以作弄別人為樂,例如:喜歡趁同學不注意時,將他們的椅子拉開,害同學跌坐在地下,卻不知這樣的行為可能會讓同學受傷,嚴重可能會害了他一輩子。 有這樣一個真實的故事: 在學校課間休息的時候,一個同學在他的同桌要坐下的時候,把椅子挪開了,結果這個同學重重摔倒在地上,脊椎摔斷,終身癱瘓。一個玩笑導致這樣的後果,雙方家庭都抱憾終身!受傷的同學將在床上躺一輩子,很苦。他的父母就更苦,孩子養了這麼大,突然變成殘廢,父母比他還難受,還要伺候他,每天看到他都偷偷地流淚。我們想一想關心你的人往往何止父母雙親。所以一個人的過失,有時會給多少人帶來痛苦!造成大錯無法彌補,而開玩笑同學的家庭也要承擔沉重的經濟負擔和良心的譴責。
2.「放羊的孩子」 從前有一個放羊人每天都會帶羊兒到山上吃草。因為日子每天都是這樣過,所以他的腦子裡想到了一個解悶的方法。一天,他像往常一樣把羊兒帶到山上吃草。突然,他大喊「狼來了!狼來了!」但是山上除了他和羊在一塊兒就沒有任何動物在那兒經過了。市鎮內的人們信以為真,立刻把他們家的掃帚、木棍等等統統跑去山上把狼趕走。當他們到了山上後並沒有發現狼,倒是放羊人在那捧腹大笑,邊說:「你們這麼這樣笨啊,我隨便說說你們就相信,真是笨!哈...哈...哈...」。第二天,放羊人再次走到市鎮大叫「狼來了!」鎮內的人仍是信他,所以又跑上來。但仍是看見羊羣也是安靜吃草,於是那放羊人又是大笑"哈哈!大家真笨!" 其中一個人說:「若你以後需要「幫助」請別再找我們了,我們很忙!」終於有一天,狼真的來了,放羊人大喊「不好了!我可憐的羊兒被狼吃掉了,快來呀!」鎮內的人們以為他又在騙他們了,所以大家都當做沒有聽到,放羊人的羊羣就全被狼吃掉了。剛開始他只覺得無聊而去作弄別人,說謊「大野狼來了」,到後來大野狼真的來了,已經沒有人願意相信他,結果小羊全部被吃掉。
3. 提醒:這兩則故事告訴了我們什麼? (1)不要輕易開別人的玩笑,凡事要三思而後行,否則,有可能對自己和別人的家庭造成無法彌補的巨大傷害。 (2)任何對人身安全有損害和危害到社會的不良行為,我們是絕對不能做的,見到時也要極力勸止。
(三)情境練習一 與學生討論有那些事情須先向父母親請示才可以去做?再整理出練習的情境。例如: 1.拿家中的物品到他處使用 2.邀請同學來家中做客 3.想吃冰箱中的食物 4.想用零用錢購買學用品 5.想要買東西吃 6.想去同學家玩 7. 想和同學出去玩
(四)情境練習二 1.請全體學生一起練習說: (1)請問 「OO 我可以 嗎?」 (2)若是父母同意,則回答:「 謝謝 OO 」。 (3)若是父母不同意,則回答:「好的!謝謝 OO 」。 2.請學生出來分別扮演父母親和孩子。
(五)結語 我們一定要有正確的做人做事態度,否則縱使能力很好,學歷也很高,但是這些微細環節若沒有顧及到,小事都辦不好,能不能辦大事?當然不可能。所以我們一定要做到「事雖小 勿擅為」,這樣才能擁有一個幸福美滿的人生。 |
|
|
|
|
五、 |
活動延伸 |
|
|
(一)每天讀經句:「事雖小 勿擅為 苟擅為 子道虧」五遍。 (二)複習經句:「弟子規-子道虧」一遍。 (三)凡事都告知父母,不欺騙父母。 (四)不能任性而為,讓父母親擔心。 |
|
|
|
|
六、 |
參考資料: |
|
|
桃園孔廟弟子規教案,八德故事,常禮舉要,幸福人生之經營,弟子規易解,大方廣文化公益網編輯部,小故事大智慧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