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09-霜降
|
老師講解 |
|
|
|
|
教學重點: |
1. |
學習諺語,增強學生本土語言能力。 |
|
2. |
利用落葉製作角色,啟發學生的創造力。 |
|
|
|
學習目標: |
1. |
知道霜降的由來及習俗。 |
|
2. |
認識霜降的諺語與三候。 |
|
|
|
●引起動機 |
|
|
|
一、 |
介紹「霜」 (一)讓學生猜猜圖片裡白色的部分是什麼?(霜)
(二)想想在什麼地方也見過呢?(冷凍庫)
(三)解釋「霜」是怎麼來的。 霜是水蒸氣(也就是氣態的水)在溫度很低時,一種凝華現象,跟雪很類似。嚴寒的冬天清晨,戶外植物上通常會結霜,這是因為夜間植物散熱的慢、地表的溫度又特別低、水蒸氣散發不快,還聚集在植物表面時就結凍了,因此形成霜。 之前介紹二十四節氣時,有講到節氣名稱多以該季節常見的天氣現象或農業活動而命名,今天我們要介紹的二十四節氣叫做「霜降」。
|
●教學課程 |
|
|
|
一、 |
介紹「霜降」 |
|
|
(一)霜降由來 在二十四節氣中,秋季的最後一個節氣是「霜降」。「霜降」這個名字的由來是:進入秋天這個季節後,暑氣慢慢的消退,在夜晚和早晨,地面水蒸氣遇冷就凝結成露珠,如果遇到更冷的空氣就會結霜,所以將這個節氣叫做「霜降」。不過,在台灣平地出現「結霜」的機會並不多,偶爾才會讓你發現一次呦! 在氣象學裡,其實並沒有「霜降」這個名稱。在中國文字裡,因為許多和「雨」結合的字如「雪」、「雹」等都具有「由天上降下來」的意思,因此很多人以為「霜」是從天上降下來的,這是不對的觀念。「露」和「霜」都是由地面的水氣凝結而成的! 到了這個時節,可以明顯感受到天氣一天比一天還要冷,冬天的腳步似乎近了!在這個時候,太陽直射地球區域漸漸從赤道移向南半球,所以位於北半球的台灣就會開始感到天氣漸漸變冷,草木也開始凋零,山上楓樹的葉子由綠轉紅,充分顯現出秋天蕭瑟的景象。不過,趁著這個節令,可以利用假期到南投的奧萬大賞楓,體驗深秋的大自然氣息並欣賞美景。
(二)習俗 1、吃柿子 中國南方很多地區有霜降吃柿子的習俗,俗諺:「霜降吃丁柿,不會流鼻涕。」據說這樣冬天就不會感冒、流鼻涕了。不過,這只是民間習俗,實際情況是,霜降前後是柿子完全成熟、味道最好的時候這時的柿子皮薄、肉多、味甜、營養豐富,所以深受人們喜愛。
2、登高 登高的時間要避開氣溫較低的早晨和傍晚。登高時,要沉著,速度要慢,以防腰腿扭傷;下山不要走得太快,以免膝關節受傷或肌肉拉傷。登高過程中,應通過增減衣服來適應溫度的變化;休息時,不要坐在潮濕的地上和風口處;出汗時可稍鬆衣扣,不要脫衣摘帽,以防傷風受寒。
3、賞菊 古有「霜打菊花開」之說,所以登高山,賞菊花,也就成為了霜降這一節令的雅事。南朝梁代吳均的《續齊諧記》上有記載「霜降之時,唯此草盛茂」,因此菊花被古人視為「候時之草」,成為生命力的象徵。霜降時節正是秋菊盛開的時候,中國很多地方在這時舉行菊花會,賞菊飲酒,以示對菊花的崇敬和愛戴。
4、拔蘿蔔 農業諺語有「霜降蘿蔔」一說,是指霜降以後早晚溫差大,露地蘿蔔不及時收穫將出現凍皮等情況,影響蘿蔔品質和收成。 白蘿蔔是一種營養價值較高、價格便宜的食物,民間自古就流傳著「冬吃蘿蔔夏吃薑,不勞醫生開處方」之諺語,現代也有人稱蘿蔔為「土人參」。
|
|
二、 |
諺語(二十四節氣_農業諺語_霜降) (一)霜降,風颱走去藏:霜降後,颱風季節也跟著結束。
(二)霜降豆,寒露麥:霜降時最適宜種土豆(花生)等豆類植物。
(三)霜降稻仔齊,牽牛就加伊犁:二期稻作此時若尚未出齊即無效,故說可以加以犁除。。 |
|
|
|
|
三、 |
霜降三候 (一)豺乃祭獸 豺狼會開始將捕捉到的獵物,先儲備起來好過冬,陳列在自己的窩裡先不食用。民間有一個說法是,豺狼在這個季節以獵物祭拜,感謝上天,像是人們會用新穀的收穫來祭天一樣,以此乞求來年風調雨順。
(二)草木黃落 霜降節氣以後,已經是深秋了,樹葉枯黃凋落,而百草也會失去生機,慢慢枯萎。
(三)蜇蟲咸俯 咸是都的意思。一些小昆蟲們也都在這個期間回到洞穴,進入不吃不喝的冬眠狀態。此時的大自然,是一種寂靜的美。蜂蝶不見了蹤跡,蜇蟲也不發聲了,都在為即將到來的寒冷而又漫長的冬季作準備,期待著來年的新生。
|
|
四、 |
葉子變變變 (一)播放《葉子先生》影片 當影片出現新角色時,老師可以將影片暫停,讓學生找找影片中各種葉子形成的角色在哪。
(二)製作屬於自己的葉子先生/小姐(如果學生想要製作其他角色也可以) 1、老師在課堂前先收集落葉一袋。 2、看完影片後,發下A4紙、膠水及落葉,請學生發想創意,製作屬於自己的葉子先生/小姐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