home 首頁 navigate_next 學習專區 navigate_next 國小三年級 navigate_next 上學期 navigate_next 德行教育 navigate_next 主題課程 太平有象_故宮文物介紹

主題課程 太平有象_故宮文物介紹

太平有象文物簡報太平有象文物學習單

課程名稱

德行教育-主題課程-太平有象

教學者

王鳳英

實施對象

一~三年級學生

總節數

2 節, 80 分鐘

單元名稱

太平有象

核心素養

捨得奉獻、知恩報恩

參考資料

書籍:
《太平有象繪本》

3D文物賞析:
故宮太平有象瓷尊 文物賞析
https://theme.npm.edu.tw/3d/Content.aspx?sno=04009187

參考資料:
《故宮文物月刊》(可下載刊物PDF)

https://theme.npm.edu.tw/Academic/Book-Content.aspx?a=5964&eid=231&bid=9739&listid=2597&type=13&l=1

 

影片:

故宮南院 人氣國寶展 清〈掐絲琺瑯太平有象〉 清乾隆〈粉彩福祿壽葫蘆瓶〉 深度導覽(撥放時間00:34~04:06)(4分鐘)(建議調1.5倍速)

https://youtu.be/aCyTcVCvCLY?si=LSHsFCrVIQ2sBWYI&t=34

 

給教師參考的影片:

1-1吉祥如意-文物中的成語及祝福話語(撥放時間2:37~4:11) (2分鐘)

https://ipalace.npm.edu.tw/lesson/chapter/508

教學設備/資源

1.筆電、顯示器。

2.學習單(每位學生一份)。

學習目標

1.    學習如何得真正的吉祥與太平。

2.    了解太平有象文物。

教學活動設計

教學活動內容及實施方式

時間

備註

第一節

第一節【引起動機】
圖片先給小朋友看,說說看,這是什麼?這些都是太平有象喔!底下來看一段故宮南院的影片。

 

影片:

故宮南院 人氣國寶展 清〈掐絲琺瑯太平有象〉 清乾隆〈粉彩福祿壽葫蘆瓶〉 深度導覽(撥放時間00:34~03:20)(3分鐘)(建議調1.5倍速)

https://youtu.be/aCyTcVCvCLY?si=LSHsFCrVIQ2sBWYI&t=34

5’

 

第一節【教學活動】

1.    太平有象象徵天下太平國泰民安:
太平有象典故:(簡報呈現原文照片,教師口頭解釋)

(以下由教師口頭講解)
(
節錄自引起動機影片)由成語太平無象衍生出來,唐朝太合六年唐文宗問宰相牛僧孺說:「天下何時當太平」。僧孺對曰:「太平無象。今四夷不至交侵,百姓不至流散,雖非至理,亦謂小康。」
(
以下這一行「太平無象」解釋放簡報)
太平無象:太平盛世沒有一定的答案。
(
教師補充說明:國家沒有內憂外患,百姓沒有流離失所,可以算得上是太平。所以人民安定、豐衣足食的生活,便是太平盛世的景象。)

2.    文物緣起:(以下內容簡報會呈現文字、圖片)
(1)明代:
萬曆年間,即有一種背上沒有背東西的大象形象,稱作「太平有象」(以下圖1)。

 
(圖片來源:https://read01.com/zh-my/BJPo7a7.html)
另有一種墨樣為大象馱負一只華麗的盆,盆內盛滿各式各樣的財寶,是蠻夷(外族)向中國的皇帝進貢(九貢)(以下圖2)。


(圖片來源:https://reurl.cc/VMd235)
「蠻夷竭歡,象來致福」:遠方蠻夷順從臣服,贈送大象當作使臣祝賀。
(資料來源: https://zh.wiktionary.org/zh-hant/%E8%B1%A1 https://m.thepaper.cn/newsDetail_forward_13996133)
======
(給教師:出自《漢書·禮樂志》,用來描述朝廷威德廣播四方,遠方的蠻夷都前來表示順服並獻上貢物(如大象)以祈求福祉的景象。具體而言,「蠻夷」指代遠方的民族,「竭歡」表達他們由衷的敬意與順服,「象來致福」則象徵外族貢獻大象以表示對王朝的祝福和尊崇
象:古代通譯外族語言的官。亦特指通譯南方語言的官。到了漢代,大象作為外邦向中原王朝顯示友好的貢品重回中原。正如《說文解字》中所解釋的那樣:象,南越大獸,其中很大一部分便是從嶺南的南越國進貢的。)
======

兩者皆富有盛世涵義。
(2)清代:
清〈白玉太平有象牌〉正面鐫刻一頭象,背面刻太平有象四字(以下圖3),正符合《方》、《程》墨譜中「太平有象」的墨樣設計。

在清代中期,大象用在儀典上,另外用物品裝飾。

3.    大象儀仗隊:(簡報放標題,內文讓教師解說)
大象儀仗隊在中國歷史上象徵吉祥與權威,並在朝廷禮儀中擔任重要角色。
u大象是吉祥的動物:
最早可追溯至上古時期,傳說五帝之一的舜便使用大象耕田,後人視大象為吉祥的動物。
v用於朝儀:
漢代開始,馴養的大象正式用於朝儀,象徵王朝正統與威嚴。隨著朝代變遷,大象儀仗逐漸成為標準配備,廣泛應用於皇帝出巡、重大慶典與祭祀活動。特別是在明清兩朝,大象儀仗制度日益完善,並通過多層次的象位設置來展現儀仗等級。儀象不僅象徵了太平吉祥,還讓大象背寶瓶等造型,增添皇權的莊嚴與華麗。
w傳統的文化活動:
(
給教師:因為保護動物意識抬頭,網路有的文章指受訓的象必須從小開始教,所以要奪象寶寶要殺掉象爸媽,加上訓練時不人道,所以適時提醒學生這是以前留下來的,我們還是應該要愛護動物。)
x影片:泰王加冕 神聖白象遊行致意(1分鐘)
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BNRLnnyT7wg
大象儀仗隊是一個傳統的文化活動,通常出現在慶典、儀式或特別場合,主要在亞洲的某些國家,像是泰國、印度等。

4.    特殊的寓意,可作為宮廷新年的布置好物:
3D文物賞析:故宮太平有象瓷尊 文物賞析 https://theme.npm.edu.tw/3d/Content.aspx?sno=04009187
找找看:
請小朋友找出吉祥的圖案。
 
====
(
給教師:教師帶領學生看3D
依照3D上編號,分別介紹象身上的裝飾項目:
u背部披掛一元寶形鞍,頂置出戟瓷尊,出戟瓷尊以湖綠釉為地,彩繪紅綠番蓮紋,邊戟塗金。大象和寶瓶共組「太平有象」,係屬官樣造型。
v大象側首回視,雙眼微睜,鼻子上卷,兩側突出長牙,雙耳下垂。
w背部披掛一元寶形鞍,下垂厚長錦緞,彩繪如意、吉罄、蝙蝠、波濤和纓絡、連珠紋等。鞍錦紋樣有壽山福海、吉慶有餘的象徵。
x象身施灰棕色釉,局部加飾深色毫毛。四足底端無釉露胎。
====

5.    出戟瓷尊:
尊:
(資料來源:https://reurl.cc/MjlEEK)
尊,今作樽,是商周時代中國的一種大中型盛酒器。
出戟尊:
(資料來源:https://reurl.cc/oyaGEv)
出戟尊是尊的一種式樣。仿古銅器造型,敞口,腹部微鼓,腳外撇。
戟:
(資料來源:https://kknews.cc/collect/gpa989e.html )
「戟」是古代兵器,是長槍側面凸出來的帶刃的鋒利月牙刀片。「出戟」就是將戟的形狀引用在銅器器身上的一種裝飾。

6.    請找出吉祥的圖案:(清〈掐絲琺瑯太平有象〉)
   
(給教師:引起動機影片中的太平有象,每一個掛件都有特殊意涵,是清代宮廷年節常備陳設。)
u白色大象背著瓶子:「太平有象」。
這對銅胎掐絲琺瑯製成的太平有象,不只身馱寶瓶,瓶中插有一支戟、戟上掛了磬,分別與「吉」、「慶」兩字諧音。

成語:「吉人天相、普天同慶」。
整個四個連在一起,大象馱瓶,加上瓶中插有一支戟、戟上掛了磬,代表「平安吉慶」。



鞍韉:鞍:馬背上的坐墊。韉:鞍下的墊褥。二者皆為騎馬時放在馬背上的坐具。
v瓶中另插飾四支如意,代表「平安如意、事事如意」。
如意上掛有「卍字」與「雙魚」代表「萬事如意、年年有餘」。
成語:「如意算盤、打如意算盤、趁心如意、不如意事常八九」、「遊刃有餘、綽綽有餘」。

20’

 

教學活動的相關補充資料放在下方附錄

第一節【學習單】

1.    學習太平有象文物意涵。

15’

 

第二節

第二節【引起動機】
接續上一節內容,小朋友還記得哪些呢?(學生自由發表)
接下來,我們來聽太平有象的故事。

5’

 

第二節【教學活動】

1.   繪本故事(教師直接用PDF講故事)

20’

 

第二節【學習單】(依據繪本出題)

1.    學習如何得真正的吉祥與太平

2.    了解太平有象文物。

15’

 

第一、二節【學習總結】

1.  學習如何得真正的吉祥與太平。

2.  了解太平有象文物。

依照前面課程調配

 

回饋與統整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