home 首頁 navigate_next 學習專區 navigate_next 國小三年級 navigate_next 上學期 navigate_next 德行教育 navigate_next 怕浪費的奶奶_113學年

怕浪費的奶奶_113學年

教案連結:簡報學習單

 

課程名稱

德行教育-客家勤儉文化

教學者

王鳳英

實施對象

二~三年級學生

總節數

1 節, 40 分鐘

單元名稱

惜物愛物-怕浪費的奶奶

核心素養

惜時努力、節儉惜福

參考資料

書籍:
《怕浪費的奶奶》

網站:
教育部綠色學校夥伴網路

https://www.greenschool.moe.edu.tw/gs2/partner/item.aspx?k=E7A17DD6F6F1053A4D25371315BC906A

雲林縣立中山國小一年丙班怕浪費的奶奶

https://class.tn.edu.tw/modules/tad_web/page.php?WebID=9759&PageID=21954

土庫國小資訊融入教學活動設計

https://www.tkues.tn.edu.tw/modules/tad_book3/pda.php?tbdsn=103

文化部兒童文化館

https://children.moc.gov.tw/book/215005

教學設備/資源

1.筆電、顯示器。

2.學習單(每位學生一份)。

學習目標

1.    了解節約是隨手可做的

2.    學會珍惜資源、愛護這塊土地

3.    養成學生愛物惜物的習慣及珍惜資源的生活態度

4.    學生能自省日常生活用物習慣

5.    從繪本閱讀中說出老奶奶有哪些節儉的行為,並對照自己的生活中有哪些可以學習老奶奶的地方。

6.    能在日常生活中一起做到資源回收、節約用水、用電,並且愛惜食物,把碗中的飯菜吃光光。

教學活動設計

教學活動內容及實施方式

時間

備註

【引起動機】

繪本教學,影片播放:
https://children.moc.gov.tw/book/215005

5’

 

【教學活動】
從繪本閱讀中說出老奶奶有哪些節儉的行為,並對照自己的生活中有哪些可以學習老奶奶的地方。

1.    珍惜食物:(簡報每一個主題配繪本奶奶說的畫面)
奶奶說不可以:盤裡的菜沒吃完、飯碗裡還有飯粒。
想一想:
稻米的收成是農夫辛辛苦苦從耕耘、插秧、照顧、除草、收稻、打榖,一點一滴、一粒米一粒米辛苦的照顧,才有一碗碗香噴噴的米飯。
想想看,碗裡剩下的一粒粒米飯,收集起來也是一大碗,不珍惜這一大碗的飯,就好像是浪費食物。
小朋友平時吃飯,有沒有好好感恩米飯的得來不易,用感激的心情吃下珍貴的食物呢?(學生自由回答)
經句:
《太上感應篇》散棄五穀,勞擾眾生。
《小兒語》乞兒口乾力盡,終日不得一錢;敗子羹肉滿桌,吃著只恨不甜。
《三字經》稻梁菽,麥黍稷。此六谷,人所食。

2.    珍惜水資源:
奶奶說不可以:水龍頭開著不關。
想一想:
水資源是很珍貴的,人需要喝水、動物也需要喝水、植物成長也需要水,要有乾淨的水,必須要經過層層的過濾、消毒、輸送,才會讓我們有方便乾淨的自來水。
尤其臺灣需要仰賴老天爺下雨,雨水要集中在水庫,人多的縣市才能有充沛的自來水使用。
就像一桶水,如果要讓全班使用,第一個同學很浪費、不節制,沒有替後面的同學著想,一個人用掉半桶,那後面的同學就沒有水可以用了。
而時間如流水,時間也跟流水一樣,流失了就不會再回來了,因此珍惜時光也是很重要的。
想想看,你平常用水的習慣是怎樣子的呢?你要用什麼方法來節省水資源? 你也有珍惜時光,節省時間的好方法嗎?(學生自由回答)
經句:

《太上感應篇》無故剪裁,非禮烹宰。
《弟子規》朝起早,夜眠遲,老易至,惜此時。

3.    紙張再利用:
奶奶說不可以:把紙張揉成一團一團。
想一想:
紙張的製作要用到辛苦種植的樹木,花好多年的時間才能長大,為了要有紙張必須砍伐樹木,破壞了森林環境,也讓樹木犧牲自己成就我們的學習。
當紙張用過一次,我們可以想想,還可以利用來做什麼,不要這麼快就讓紙張的使用價值只有一次,多延續它的使用壽命,就能減少砍伐樹木。
想想看,紙張的使用要怎麼愛惜跟善加利用呢?(學生自由回答)
經句:
《三字經》披蒲編,削竹簡。彼無書,且知勉。頭懸梁,錐刺股。彼不教,自勤苦。

4.    善用文具:
奶奶說不可以:浪費短短的鉛筆頭。
想一想:
鉛筆的外面是用樹木製作的,裡片是用鉛的原料,這些都是大自然的環境給我們的。要怎樣才能物盡其用呢?
想想看,當鉛筆太短了,如果用已經使用完畢的原子筆的筆桿,能不能延長長度,增加鉛筆的使用時間呢?或是你有沒有想到其他的好方法呢?(學生自由回答)
經句:
《太上感應篇》昆蟲草木,猶不可傷。

5.    善用廚餘資源:
奶奶說不可以:丟掉的橘子皮。
想一想:
大自然有許多的寶物,看似不起眼的東西,常常會有意想不到的功用。橘子皮含有精油,可以泡澡舒緩身心,也還有其他妙用,想想看,你還知道哪一些呢?(答:做成堆肥、做成清潔碗盤的酵素水、除臭、……。)
經句:
《太上感應篇》積德累功,慈心於物。

1.    節約用電:
奶奶怕浪費,晚上不開燈省電,就直接睡覺。
想一想:
古時候的人沒有電,要光明只能借用大自然有的,例如月光、火、……。用電要用在恰到好處的地方,開了燈就要好好利用,例如,珍惜燈光,好好讀書、做重要的事情。
省電超人說:「離開前別忘了隨手把開關關上喔!」但如果離開一下不超過 3 分鐘,就不用關燈,免得更耗電,因為短時間內開開又關關,反而會耗電且讓燈泡折壽。
如果是白天可以處理的,就盡量白天處理好,一方面也能節省資源。但需要用到也不能省,眼睛是靈魂之窗,不能因為要省電就不開燈讀書,也眼睛也會近視。
想想看,你有哪些省電妙招呢?(學生自由回答)
經句:
《三字經》如囊螢,如映雪。家雖貧,學不輟。

2.    情境劇模擬體驗:
請自願者扮演老奶奶,幫忙告訴小朋友『不要這麼浪費』,並演出結局。

20’

 

教學活動的相關補充資料放在下方附錄

【學習單】

1.  了解節約並珍惜資源、愛護這塊土地。

2.  養成愛物惜物及珍惜資源的生活態度。

3.  對照自己的生活中有哪些可以學習老奶奶的地方。

4.  做到資源回收、節約用水、用電,並且愛惜食物。

10’

 

【學習總結】

1.  了解節約並珍惜資源、愛護這塊土地。

2.  養成愛物惜物及珍惜資源的生活態度。

3.  對照自己的生活中有哪些可以學習老奶奶的地方。

4.  做到資源回收、節約用水、用電,並且愛惜食物。

5’

 

回饋與統整:

附錄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