home 首頁 navigate_next 學習專區 navigate_next 親職教育、教師培訓-如何教育孩子 navigate_next 英國漢學院 成德法師主講 navigate_next 愛之不以道-好吃懶做無以自立 navigate_next 愛之不以道-好吃懶做無以自立
愛之不以道-好吃懶做無以自立

愛之不以道-好吃懶做無以自立

節錄自 一條龍師資培訓班 (第61集) 成德法師主講 

 

 

  這是我們講第四點「愛之不以道」的三個小點,我們再來第五,是在「分論」十七,第四十一頁,「富貴人子弟,多多一事不做」,有福,但是好吃懶做,「一旦遇禍亂,則必至無以自立」。在那個年代戰亂比較多,所以看到師父上人他們十幾歲就逃難,整個生活要自己處理。他們的父母都看得很遠,都教了,老人家小時候的鍛鍊,能做一整桌菜招待客人。這一段話對我們也是一種重要的提醒,要有憂患意識。我們從佛門的因果來看,這四五十年人造的業很多很多,造了那麼多業不可能沒有果報,未來世界會怎麼樣很難說。當然我們相信在道中不在劫難當中,但整個大環境有可能會有變化。你看師長老人家很慈悲,一直在提醒,從一九九九年就開始提醒,是藉由西方很多預言,都說一九九九年有大災難,其實那都是從因果看的。老人家一直提醒我們念佛、斷惡修善,確實不少佛弟子響應,化解不少災難。但是人要明理,不明理,繼續造業,那還是很難化解掉重大的災難。我們都不能掉以輕心,要及時行善,要有憂患意識,孩子的能力要鍛鍊好,任何情況他能夠自立。

 

  「今全去用人,親自操作,一則習勞,而能和血脈」,他習勞,每天勞動鍛鍊,經絡都通暢。你看不幹活的人,都屈在電腦前面,經絡都不通暢。而且習勞對他的身心有很多的影響,習勞知感恩,他自己常常做,他在看到別人付出的時候他覺得不容易,他會感謝人家。就像我們曾經自己種過糧食、種過菜,比方說種馬鈴薯,我在英國有種馬鈴薯,那要長好幾個月,吃幾頓就沒了,你說還會去糟蹋馬鈴薯嗎?不可能,習勞知感恩。而且習勞的人他無形當中會形成一種做事的敏銳度,他一看就知道哪裡有活可以做,這種敏銳度對他以後做人做事幫助會非常大。到一個地方都會主動伸手去幫助的人,他人緣一定好的;到了什麼地方啥也不會幹,就坐在那裡,人家一看,就惹人討厭,是吧?你只會伸手跟人家要東西吃,都不幫忙。習勞好處多多。

 

  「二則少閒,而消諸妄念,實為愛兒女之根本辦法,善何如之」,這一段特別強調要讓孩子習勞,你讓他太閒,他會胡思亂想。「勞則思,思則善心生;逸則淫」,他太閒、太安逸了,很安逸就很容易喜歡玩些什麼,就陷在裡面,玩電動玩具,玩物喪志,「逸則淫,淫則忘善,忘善則惡心生」,所以不要讓孩子太閒。大家不要聽完之後讓孩子累垮了。我現在講話很害怕,我們一聽個什麼,「老法師說的」,就拿去苛求家裡的人。這不妥當,什麼事都要拿捏一個度。你習勞讓孩子增長這些善根;你假如過分,那他會反感,甚至於說「你看,就是因為學傳統文化,所以我媽媽才這樣對待我」,最後不想學傳統文化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