home 首頁 navigate_next 學習專區 navigate_next 親職教育、教師培訓-如何教育孩子 navigate_next 英國漢學院 成德法師主講 navigate_next 佛化兒童教育(十二) 不嫉妒、不偏見、不遷怒、不恥問 navigate_next 佛化兒童教育(十二)不嫉妒、不偏見、不遷怒、不恥問
佛化兒童教育(十二) 不嫉妒、不偏見、不遷怒、不恥問

佛化兒童教育(十二)不嫉妒、不偏見、不遷怒、不恥問

節錄自 一條龍師資培訓班 (第60集) 成德法師主講

 

 

  二十五、「不嫉妒。」「人有才德,我當讚歎。彼於社會,必有貢獻。若生嫉妒,是謂愚痴。業報奪汝,宿世慧思」,我們假如嫉妒心太強,我們宿世的慧根也會受到很大的障礙。「道人善,即是善,人知之,愈思勉」,你稱讚人家的德行,人家去效法,你功德無量;一嫉妒,那個折福很大。

 

  師長還特別講了一部經,《發起菩薩殊勝志樂經》,可能有觀察到。師長講每一部經一定都有觀機,都是在護念我們每一個弟子這條菩提路能夠走成就。像老人家講《金剛經》,就是看我們雖然在念佛,還有太多放不下,這一部經就是幫我們看破,凡所有相皆是虛妄,別當真。講這部《發起菩薩殊勝志樂經》,應該是有觀察到在道場當中可能會嫉妒他人。這一部經的緣起就是有一群修行人嫉妒兩位法緣殊勝的法師,結果就毀謗他們,造下這個惡因。大家想一想,毀謗,講幾句毀謗的話時間很短,可能不到三十秒,果報呢?墮到地獄一千八百萬年。地獄是度日如年,一千八百萬。然後又要到餓鬼、又要到畜生,才能夠回到人道來。結果他們那一世回到人道,聽佛陀講經都聽不懂,很難過,去問彌勒菩薩。彌勒菩薩又把他們帶到佛面前來,佛就把這個因果講出來了,他們痛哭流涕,懺悔。所以人要冷靜,造十惡很短,後面的果報很長。我們在境界當中警覺性就高了,太不值得,太冤枉了,不能造惡。

 

  二十六、「不偏見。」「人有小智,未聞大道。每執己見,以為最妙」,不能固執己見。「坐井觀天,所見者小。若登高山,前見自了」,站的角度遠一點,會對自己以前這些固執就覺得很不好意思、很丟臉。當局者迷,旁觀者清,人有時候固執起來就只是執著在自己的角度,還是要冷靜,多聽聽旁觀者的角度。人要不固執己見,首先觀照觀照,父母的話自己聽不聽?兄弟姐妹的話自己聽不聽?這是最了解我們的人,假如他們勸我們都不容易接受,那鐵定我們也挺固執的。沒有聽過哪個人很固執往生極樂世界的,什麼都要跟往生掛鉤,我們警覺性才會高。

 

  二十七、「不遷怒。」「有富貴人,氣量或小。每因拂意」,就是不順自己的意思了,「忿怒牢騷」,常常會發牢騷,就是氣量不夠,不能容人。發牢騷就是起情緒了才會發牢騷,起情緒就是瞋恚心。一念瞋心起,火燒功德林,所以不能發牢騷,不然自己把功德放一把火給燒了。難行能行,困難愈大功德愈大,不要發牢騷,李炳南老師說歡迎困難、歡迎困難。「遷怒無益,自他煩惱」,造成自己跟他人的痛苦煩惱。我們自己檢討檢討,最近有沒有情緒上來了,還把這個情緒延伸到親戚朋友身上,事後還不跟人家道歉,那我們就談不上修行。一察覺有情緒了,不要講話,先冷靜冷靜下來,不遷怒、不貳過,要效法顏回夫子。「海涵寬恕,是無價寶」,有容乃大。我們進佛門第一堂課是彌勒菩薩幫我們上的,第一堂課沒有過關,後面的課就修不了,大肚能容、笑口常開才入得了佛門。

 

  二十八、「不恥問。」「能問不能,多問於寡。冀人從己,故先自下。若是無知,尤當問人。博學審問,造詣方真」,能夠博學審問,自己的道德學問才能不斷提升、才能契入境界。要問別人,開不了口,不好意思,這要把好面子放下。連顏回這麼有學問,人家都能以能問於不能、以多問於寡。所以德比於上則知恥,我們以孔子、以顏回為榜樣。甚至於有時候學生會的我們不一定會,我們也可以表一個法。比方說,我教書的時候,那學生廚藝還比我好,我可以向他請教。你這個動作,你這些小學的孩子他一定印象深刻的,你就演出來給學生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