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化兒童教育(七) 不殺生、不偷竊
節錄自 一條龍師資培訓班 (第60集) 成德法師主講
十六、「不殺生。」「凡屬動物,皆有知覺」,牠都有知覺、有靈魂。「貪生怕死,唯命是惜」,都很愛惜生命。「若戲頑殺,及殺而食。現生後世,決定報復。」我小時候假如就有學印祖,我看我現在身體會好多了。小時候拿著昆蟲在玩,就傷害不少生命。我記得這個報應也挺快的。小學期間爬上樹去抓金龜子,結果就從樹上掉下來,一掉下來,樹下就有玻璃片,一插,你看一二公分的這個,我這裡有證據在,留下痕跡了。這就是殺生的果報,幸好祖上有德,沒有插到動脈,不然血就噴出來了。這是反面的現身說法,講給學生聽。
像《彙編》裡面,我們舉一個例子,因為這個例子可以說明凡有動物皆有知覺。你說一個螞蟻有沒有知覺?會,牠會痛的,牠有靈性的。杭州有一個婦人,性格非常凶悍,遇到螞蟻,比方說在廚房看到一群螞蟻在爬行,她就瞋恨心起來,就拿火燒,死掉的螞蟻無法計算。然後又常以石灰塞住蚯蚓洞,可能蚯蚓就活不了。後來她生一個孩子,還在襁褓當中,才幾個月,剛好這個婦人走出房間,後來回來看到床上一個黑團,她就很驚嚇去看,她的孩子已經被整群的螞蟻咬得變成一個黑團,死掉了。這個婦人痛失自己的兒子,最後也暴斃了,傷心過度死了。螞蟻也有知覺,現生後世決定報復的。
另外一個正面的例子,你看蒼蠅很小,牠也有知覺。有一個工人,他的主子是做酒的,他只是服務而已。他有仁慈心,看到蒼蠅不小心掉進去了,他把牠撈起來,不然就死定了,這樣也不知道救了多少蒼蠅。有一次被誣告,要死刑的,這個官員要下最後判決,每一次要寫上去就有一群蒼蠅過來阻止。古人都讀古書,因果的真相都明白,此事必有蹊蹺,就重新調查,就洗刷這個工人的冤屈。所以都有知覺,有怨牠會報怨,有恩牠也會報恩,決定報復。
我們有時候這一生身體不好,可能想一想我這一生好像也沒有什麼殺害生命,怎麼身體不好?因果通三世,有時候是過去生造的,這一生被殺的這些動物牠是後世緣才成熟來報復。我們深信因果,不能只看這一生。因為我們能深信因果,我們才能發得出一種懺悔的心,真誠的懺悔才容易化解過去的這些仇恨,再加上我們積極放生做功德迴向,都能化解掉,精誠所至,金石為開。
第十七、「不偷竊。」「凡有主物,不可偷取。偷小喪品」,偷小東西喪失品德,甚至於你全班同學、全校同學都不信任你,「偷大招禍」,可能就要鋃鐺入獄。「偷人之物,折己之福。欲得便宜,反吃大虧」,不要幹傻事,小人冤枉做了小人。而佛門教導不偷竊教導得更深入,「不與取」,別人沒有說要借給我們的東西,我們不能隨便去拿,從這個態度建立起來。當然自己家裡的人、很親的人就要懂得開緣,不然你回到家裡面,打開冰箱要吃點東西,「媽,這個我能吃嗎?」問了好幾次,你媽媽說:「你今天是怎麼搞的?」別人沒有同意的,家裡人家裡的物品都可以使用的。當然從另外一個面,比方說你的朋友到你家裡來,他持戒精嚴,你就可以跟他說:「我家裡什麼東西你都可以用,不要客氣。」這就是你能夠替人家考慮到這裡,那他就很寬心,不然他持戒精嚴,用個衛生紙,你不在他得等你,可以通知你了他才能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