home 首頁 navigate_next 學習專區 navigate_next 親職教育、教師培訓-如何教育孩子 navigate_next 英國漢學院 成德法師主講 navigate_next 如何尊重孩子的選擇權? navigate_next 如何尊重孩子的選擇權?
如何尊重孩子的選擇權?

如何尊重孩子的選擇權?

節錄自 一條龍師資培訓班 (第5集) 成德法師主講

 

 

    那我們看尊重孩子的選擇權,那他選擇的標準是什麼?孩子的標準是什麼?玩。我小時候就是都選擇玩,炕土窯(烤地瓜)。很多玩的東西,現在一時想不起來,不過想不起來也是好事,多少時間都耗在那些一點意義都沒有的東西上。當然,你現在讓孩子一下子什麼都不能玩,這個有點調整得太快了,你要寓教於樂,都要有善巧方便,不然你的好心會適得其反,產生反感。

 

     我們現在都是成年,我們問問自己,我們選擇東西,依什麼選擇?對,那孩子呢?那當然,我們自己也要做出身教。選擇依什麼?依正確的是非、善惡來選擇,邪正、利害,這個事做了,有什麼好處?有什麼壞處?還可以分析給孩子看。

我的記憶當中,我的父母很尊重我們,但是那個尊重在哪?尊重在我們不同的性相,而不是是非善惡上。對,是非善惡那你家長言教、身教要到位,至於他的性相,你不要控制要求他一定要走什麼路。我曾經看一本書,說好會教孩子,三個都是台大電機的。我說他不會教,人都看相,哪有三個孩子的性相都一樣的?不可能。大家都有兄弟姐妹吧?你看我們兄弟姐妹的性情一不一樣?性相差很多,來投胎是個緣而已,差別很大的,雙胞胎性情都不見得一樣。所以是我們能止住我們那種控制要求,尊重孩子先天帶來的這些特長,不要說「哎呀,你去做那個我多丟臉」,那不對了。

 

     孩子真正有那個正確的判斷力以前,你還是要帶著他去判斷的,不能說尊重孩子的選擇權。有時候都把這個話講得好像很高,尊重啊!你得考慮客觀的狀況。

 

     有時候孩子讓我們脾氣上來了,這句話有點問題,好像是孩子害我們的。色不迷人人自迷,不是風動,也不是幡動,是我們自己的心動。你今天給我氣得要死,你看都是別人的錯。不打不罵真的比較好嗎?其實這個都是枝末。行為是枝末,心才是根本。你縱使打他,你的目的是什麼?是因為你生氣打他嗎?是因為你愛他,你的出發點是愛,不是脾氣。因為你愛他,要讓他長記性。可是你真打了,你不能發脾氣。你只要帶著脾氣打的,他都記得你的脾氣,不會記得你是希望他做好什麼,因為那種脾氣讓對方也會產生煩惱;可是你是一種正氣的時候,對方也是感受到你的苦心。

我被我母親只打過一次,那是真的太誇張了,愛玩,都有危險。結果回來,我們家住在一個巷子裡面,發現我了,把我帶回來,沒有馬上打。我們那條街也有很多家長是孩子一犯錯馬上就打,打得那孩子以後都沒自尊了。帶回家,還上了我的房間才打我。打了一下,母親頭就轉過去了,就走了,就這麼一下。其實我沒看到我母親的臉,我也知道母親流淚了。打在兒身,痛在娘心,怎麼是情緒?

 

     所以我們有時候都會在要打還是不打,都在枝末當中思惟,要從根本去思惟。而一個人能夠不被情緒控制了才是自愛,我們才能夠去愛人,我們才能夠去愛我的孩子跟學生,「知所先後」